爱恨交织的职业经历:在阿里做运营小二

在中国做电商品牌的人,大多数讨厌阿里小二:

态度上颐指气使,觉得自己很牛逼,也不愿意真的了解和尊重品牌意愿,不懂业务,还拿着自己的方向瞎指挥。

但品牌方有时不得不跪舔小二:会场、榜单都是流量,上主播直播坑位还需要小二这层关系牵线,关系不好就不带你玩了。

背后的原因:

:point_right:t2:组织机制:小二说到底是打工人,背「成交规模、平台盈利、策略执行」的kpi。一个人负责超多品牌、顾不上细节,组织变动很快、谁知道下一个大促我还做不做这个类目,困在短期目标里,被抖音、偶尔京东打得猝不及防里,没精力去长期深耕行业里的品牌。

:point_right:t2:阿里文化:确实有毒,只看数据、不尊重人,熏得一身“阿里味”,言行举止和价值观都畸形了。

我在阿里做运营的时候,是真的不想做一个颐指气使、不懂产品和整体生意的小二,所以爱泡在商家的电商办公室、客服团队、工厂和发货仓库里,一起想怎么样才能达成“让品牌方以他们需要的方式做生意”的目标,不一定是阿里追求的「成交额增长」,可能是产品转型,新的消费者客群,减少砸钱、要盈利,以及最最最基本的,把商品质量和履约服务做好。

深入不同商家之后,发现电商做成功,可以老老实实玩一套淘宝内的流量起量,但是更多的弯道超车的案例,出现在找到了一个没人盯上的细分领域迅速下手、用超强的团队和产品执行力抢占市场,出现在团队能在小红书、知乎、抖音的内容做得真的很好、根本不需要玩有限的淘内流量,出现在三线城市本地团购的10个微信群里。

尽管作为小二,不是这些每个品牌,都能让我的kpi有提升,但是后来,我工作的第一优先级,从“贡献kpi增长的投入产出比”,变成了“我自己的学习和能力提升”。明知道这趟出差,不会有什么新的合作谈下来,也给老板画个饼、批准飞一趟,就是为了,和这些能在激烈厮杀的中国电商里,杀出血路的创业者,聊聊天,寻找我的角色,能给这些电商品牌有所帮助的可能性。

每一次出差,都是不停赶路、在车上飞机上吃饭和工作,睡很少,但是,是我「最快乐的工作体验」。比在杭州阿里西溪园区里,和不懂生意、满口黑话的某些同事开会,快乐多了。

和另一个年轻运营一起出差,他说:干这份工作挺好,真能帮咱以后出去创业打基础啊!

在阿里期间,负责过的品牌上百个,体会了中国民营经济百花齐放的美妙之处,也是我之前在宝洁干三年,没有过的多样化商业浸淫体验。

之前阿里行业运营们坐在一起,都在吐槽,品牌方怎么搞了那么久,还是成交起不了量、流量一般般、还客诉贼多需要小二擦屁股,代运营商也能力很差;实际上,我更佩服的,是亲手下场做生意的商人。小二们说得容易,有本事你自己辞职,创业去干干啊。

真的有一天躬身入局,才知其中每天艰辛,脏活累活不是每个人都能干的;但是每一个员工、每一个消费者、卖出去的每一个产品,对于行业正在发生的影响,都是实实在在的成就感来源。

这就是开始笃信,商业能给社会带来正面影响的,事实证据吧。

所以,我真的很感谢阿里,用文化来教我做人、职场不都是外企这样的乌托邦,给了非常满足好奇心和商业实践的工作内容,和过程里,猛烈的热爱+极端的厌恶里碰撞出的、更清晰的价值内心。

创业,不可能手握充足资金、精英人才、高质量商品,然后一把打到成交第一,并且坐稳桂冠,现实里没有一个创业团队能有这样好的条件和顺利路径;牛逼的创业者,是拿着「人才和产品要啥啥不行」的一把烂牌,抓准时机进入细分市场,在困难面前勇敢又乐观,小步快跑、调整迭代,然后弯道超车,实现目标。

这也是阿里的经历给我上的,另一门课。

这段酸甜苦辣的职业经历,大开眼界、磨炼心性、坚定价值,把我塑造成更现实、乐观、接地气的好心态职场人,如今回看,无限感恩。

愿看完一千多字到这里的你,也能在事业上大有收获,找到内心热爱的职业方向,并且成为理想的那个人。

(本文摘自网络,作者不详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