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不该只为“数据”而活

我们活在了一个总是用数据来衡量所有事物以及人们的世界。​

​数据不只是我们在经营平台、自媒体的重要依据,分析什么样的贴文人气更高,读者大多数是什么样的人,会在什么时候上线,借着这些数据,我们能够投其所好,让自己的帐号顺利成长。​

​数据也常常是我们判断一个人的方式,像是学校透过成绩来看一个学生,公司透过履历来看一个应征者。​成绩的多寡、参加过多少活动、有过哪些成就,通常在写履历的时候,我们都会看到必须要以具体数字来展现成果的建议,数字仿佛已然成为评断人们的标准。​

​但这些数字真的能代表一个人吗?我们在分析过那些数据以后,真的有让我们写出更吸引读者的贴文吗?真的有得到更多读者的追踪吗?​

我们往往依循着数据去做,却发现做出来的结果跟想像中的不同,明明是与之前成效特别高的内容同个类型的贴文,效果竟然比平常的贴文都还要差。​

​有些人会刻意参加很多活动或比赛,就为了让履历看起来更丰富,但他其实都是随便混过去的。​只有名目却没有真正从中获得些什么或有所成长,当他真的面临了工作上复杂的任务时,便露出马脚了。​

​我之前看过一本书,探讨一件事物、一项创作、一首歌、一本书是如何爆红的,里面曾提到这样的研究结果,就是人们往往会说一套做一套。

我们表面上所做的,所呈现出来的,并不一定真的是我们内心所想,或我们真正喜欢的。很多时候我们很喜欢一个东西,却会告诉别人我们觉得那样东西很普通,这就会造成数据上的偏差。​

像是很多人不习惯按赞,或是偶然看到按赞一下,还有偶尔会突然幸运搭上了高触及列车,赞数暴涨。​但那并不代表大家特别喜欢那则内容,而且我们也无法保证按赞的人真的都看完内容并发自内心的喜欢。​

​反之,成效很差的贴文,也并不一定就是读者不喜欢这篇贴文,有可能是没什么人看见,或者是看到的人正好对内容没有兴趣。​

​有太多太多我们看不见的因素在影响着一件事型塑着一个人,光只是萤幕上或白纸上的一些数字,无法全然看见其中的本质。​

我们无法知道读者有没有认真阅读文章,无法知道读者究竟喜不喜欢这篇贴文,无法知道读者读完文章有什么样的感受,也无法知道读者真正的想法。

比起只参考数据,我们更应该要直接与读者交流互动,不是凭着数据自己猜测,直接去了解他们喜欢什么,他们的想法是什么。

数字只是让我们量化自己完成了多少,达成了多少,又朝目标前进了多少,让我们看见原来自己已经走了这么远。​

​而当我们在判断成效的时候,判断读者是怎么样的一个人时,应该回归本质,实际的用最贴近的方式去体会去了解他们,才能真正取得更好的成果。

希望今天的分享对你有帮助,如果你有任何问题、建议,或者想听我分享其他的内容,欢迎留言给我!(文/YulinaHuang)

编者评:人不该只是数据